在2月25日晚上,中國足協裁判委員會評議組進行了本賽季首期職業聯賽裁判評議工作。經過兩天的細致評議,評議結果于27日正式公布。在揭幕戰中,申花主場迎戰亞泰的比賽引起了廣泛關注。當時,當值主裁判李海新雖然采用了VAR技術進行輔助判斷,但在一場關鍵時刻,他卻對申花球員蔣圣龍的一次踩踏行為錯誤地出示了黃牌。據足協內部消息透露,李海新的這一錯誤將面臨足協裁判部門的嚴厲內部處罰。
此次評議工作采取了全新的機制,從評議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參與每次評議,并采用視頻會議的形式進行。值得一提的是,會議還邀請了中足聯紀檢人員以及來自社會和媒體界的足球社會監督員列席旁聽。評議組成員們在討論時,結合了集體討論和單獨發表意見的形式,最終得出了以下評議結論。
對于中超聯賽第一輪申花與亞泰的比賽,在比賽進行到第90+1分鐘時,申花4號隊員在對方罰球區內與亞泰23號守門員發生身體接觸。經過VAR技術的介入回看,多數評議組成員認為該隊員在爭搶過程中,落地時鞋釘不慎踩踏到了亞泰守門員的小腿側部。此動作的力度和危險性確實危及到了對方隊員的安全,應當被視為嚴重犯規,并應出示紅牌罰令出場。然而,當時裁判員卻錯誤地出示了黃牌。
而在另一場中超聯賽第一輪的比賽中,山東泰山對陣河南俱樂部酒祖杜康。比賽第20分鐘時,泰山隊的守門員出擊至本方罰球區外,與河南俱樂部的30號隊員發生了碰撞。這次碰撞發生后,裁判員最初選擇掌握有利原則,未進行即時判罰。但在比賽停止時,他經過VAR的回看后,最終決定取消先前的黃牌,并向泰山隊的守門員出示紅牌將其罰令出場。評議組成員們認為,泰山隊守門員的出擊動作雖然抬腿未果,但其沖擊力較大且未采取預防措施,確實構成了嚴重犯規,應當出示紅牌。因此,VAR的介入和裁判員的最終決定都是正確的。
這兩起判例都體現了足球比賽中對犯規的嚴格判斷和VAR技術的重要性。足協方面也表示將繼續加強對裁判員的培訓和監督,確保每一場比賽的公正性和準確性。此文為北京青年報記者肖赧報道,編輯為倪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