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6年世界杯的沖擊失敗,國足正式踏上了備戰2030年世界杯的征程。這一時刻,中國足球確實迎來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
伊萬科維奇的下課與部分老將的逐漸淡出,標志著國足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年輕的球員們,該是接棒的時候了。首次大考,便是在東亞杯這樣國際大賽的舞臺上,面對日韓等強隊的挑戰。
本屆東亞杯,國家隊作出了多項重要調整。不僅征召了不少年輕球員,而且在臨時主教練的位置上,選擇了具有經驗的久爾杰維奇。他在過去的比賽中,雖未展現出驚人的戰術水平,但也未出現大的紕漏。然而,在亞運會和亞青賽等主場賽事中,球隊雖然有著主場優勢,但面對經驗豐富的對手,其表現仍需打上一個問號。
比賽開始后,中國隊的站位清晰明了,以4231的陣型為基礎,左后衛的位置略低于右后衛。這是久爾杰維奇在帶領05國青時的慣常思路,雖然呈現出一定的不對稱想法,但還需球員們的實際發揮。
在比賽初期,中國隊的表現尚可,開局30秒便有不錯的推進和犯規。然而,第5分鐘的一次防守中,球隊出現了失誤,被對手打進一球。韓國隊選擇了343的陣型,試圖將進攻寬度拉開,給中國隊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在隨后的比賽中,中國隊雖有部分區域的亮點,但整體防守問題明顯,被對手頻頻打穿。丟球的過程中,已經暴露出久爾杰維奇戰術上的問題。韓國隊逐漸占據了優勢,頻繁打進中國隊的兩線之間,對角線方向的轉移進攻成功率也開始上升。
中國隊的進攻表現也一般,球員之間缺乏默契。臨時接手的中國隊,由于訓練時間不足和熟悉的球員不算多,導致戰術難以打出。盡管在左側打出了一次左肋傳中,但王鈺棟的表現較為沉寂,缺乏信心和勇氣,使得進攻難以幫助后場減壓。
比賽進行到第21分鐘,韓國隊通過傳切打穿中國隊的中場線,完成了短傳轉移,左路傳中,門前頭球破門。此后,中國隊雖有一次推進和遠射以及定位球攻門的機會,但總體威脅仍不如韓國隊。兩支球隊的差距在半場結束后已經非常明顯。
下半場回來后,久爾杰維奇進行了人員調整,巴頓作為進攻型球員被改造成右后衛出場。然而這樣的調整帶來了很多問題。巴頓在防守中出現了轉身方向的錯誤等失誤。雖然他在進攻端有收益,但總體來說風險更大。尤其是在今天久爾杰維奇的戰術體系中頻頻被對手打擊防守寬度的時候更是如此。
比賽第49分鐘和第56分鐘韓國隊連續利用角球機會得分并繼續制造威脅。而國足這邊塞爾吉尼奧和韋世豪的遠射是有限的亮點。整場比賽下來球員們的表現都較為一般尤其是王鈺棟和蒯紀聞等年輕球員在面對韓國球員時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平這也讓球迷們感到惋惜他們在中超聯賽中曾經表現出巨大的潛力但現在看來仍然需要更多的鍛煉和成長來支持國家隊的比賽
總體而言這場比賽中國隊在戰術體系和球員發揮上都存在明顯的問題。雖然有些客觀原因可以解釋但關鍵還是在于球員們需要在比賽中展現出更多的努力和配合。只有這樣中國隊才能在未來的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否則這樣的0-3失利將會成為常態。同時對于年輕球員們來說留洋之路從來都不易需要尊重他們的意愿并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勵讓他們在未來的比賽中為國家隊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