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之后,我們的小村莊又誕生了一位大學生,這一消息讓每個人都興奮不已。經過一夜的沉淀,大家的心情已經趨于平靜,但談論起這件事的激情仍然不減。今天,我想換一種角度來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從楊瀚森的選秀之路開始,他以第16順位被波特蘭開拓者選中,這背后無疑體現了青島俱樂部的深遠布局和精心培養。這不僅是重塑了CBA俱樂部培養頂尖人才的范式,更是在每一個環節都體現了專業性和前瞻性。
首先,專業技術的打磨是楊瀚森成功的基礎。青島俱樂部在與他簽約后,便制定了一系列的《楊瀚森成長專項方案》,為其配備了復合型教練團隊,這其中甚至包括了具有塞爾維亞和NBA履歷的外教。這無疑為他的技術提升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其次,與各方的良好溝通也是關鍵。過去兩個賽季中,青島俱樂部對于前來考察的球探都進行了周到的接待,并建立了長期的溝通機制。這其中就包括開拓者球探,這樣的互動為楊瀚森的選秀之路鋪平了道路。
再次,全方位的服務保障也體現了俱樂部的用心。在楊瀚森赴美前,俱樂部為他配備了6人保障團隊,涵蓋了翻譯、醫療、行程管理等各方面。這確保了他在異國他鄉也能得到最好的支持和照顧。
此外,青島俱樂部在楊瀚森的選秀之路上也展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智慧。他們在2024年頂住了輿論的壓力,選擇了暫緩參選。這種對球員的細致呵護和長遠規劃,在如今這個媒體浮躁、球迷浮躁的時代中尤為難得。
而這一切的背后,更是時代的變化和前輩們的探索。王治郅、姚明等前輩的勇敢嘗試為楊瀚森鋪平了道路。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不斷探索和努力,才能走向更高的舞臺。
而對于青島俱樂部來說,他們在這件事上的付出和收獲也是巨大的。他們以球員發展優先取代了傳統的成績至上邏輯,這種格局和擔當讓人敬佩。
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如何讓更多的俱樂部像青島這樣有胸懷、有遠見,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畢竟,從俱樂部層面來說,輸送球員去更高水平的聯賽,往往意味著短期的商業價值和成績會受到影響。因此,政策上的扶持和鼓勵就顯得尤為重要。
比如,籃協可以設立一個留洋基金,為輸送球員的俱樂部提供實質性的支持。同時,也可以考慮在聯賽規則上進行調整,比如為輸送球員去高水平聯賽的俱樂部提供一些特權或福利。這樣既能鼓勵俱樂部培養和輸送人才,也能讓球員有更多的機會走向更高的舞臺。
總之,楊瀚森的成功不僅僅是他的個人努力和天賦的結果,更是整個俱樂部、甚至整個籃球界的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應該為這樣的成功喝彩,同時也應該思考如何讓更多的球員有機會走向更高的舞臺。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和努力的問題。